不只食安,而是整個企業。相場英雄《狂牛風暴》2015-02-06 Fri 08:50
![]() 《狂牛風暴》是典型的社會派推理。警視廳搜查一課繼續搜查班的刑警田川信一,被指派接管兩年前的懸案「中野車站前居酒屋搶劫殺人案」,乍看之下平凡無奇的事件,卻一直無法鎖定凶手,這位愛寫筆記本的刑警便發揮摩頂放踵的精神,與搭檔池本重新調查此案,這才發現先前的偵辦小組方向完全錯誤。案件如剝洋蔥般,關係人一個個浮上檯面,其中包括知名企業Ox Mart的董事長之子,田川深入追查下去,逐漸發現構成犯罪動機的食品業內幕…… ![]() |
萬花筒般的體驗。綾辻行人《恐是恐怖電影的恐──深泥丘奇談‧續》2012-09-29 Sat 09:53
![]() 京都有個「深泥池」,異世界的京都則有個「深泥丘」。讀過綾辻行人《深泥丘奇談》的人,想必不會忘記那熟悉的醫院、長相相同的「石倉醫生」、神出鬼沒的護士,以及借用現實京都為模型的在地風物描寫(五山送火的習俗,想必馳名中外吧)。作者巧妙運用日常與非日常的交錯重合,勾勒出迷離的詭異世界。 這樣的風格日本有個名稱,叫「奇妙な味」,這回介紹的續作自然也承襲了類似筆法,只是這回的「味兒」多了一道:好萊塢恐怖片的元素。 ![]() |
第十屆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個人評審意見(劇情洩漏,慎入)2012-08-07 Tue 00:29
![]() 第十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終於圓滿落幕了,首獎得主是天地無限的〈舉手之勞的正義〉,在此恭喜前輩。 這次有幸擔任該獎的決選評審,在開決審會議前,我將自己對四篇的想法寫了一份note,以便開會時發表。由於不知這屆的會議記錄會何時貼出,我在此把這份note公佈如下,當成對四篇作品的講評:(以下劇情完全洩漏,請慎入) ![]() |
我的徵文獎評審原則2012-07-20 Fri 06:02
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已經舉辦很多屆,而在本屆(第十屆)我有幸擔任該獎的決選評審之一。 說到這個獎,入圍的作品從早期本格集中的趨勢,到現在已有各類型平均分布,可以說呈現某種多樣性。那麼,身為這個獎的評審之一,自然會遇到「A作似乎很棒,但B作也不賴」或是「作品各擅勝場,但也各有缺點」的情形;如果只是個讀者,這樣的情況當然不構成問題,但當評審就會很傷腦筋。要如何客觀去判斷作品高低並選出首獎,對評審是很重要的課題,以下就來說明我對「評審」的一些想法。 ![]() |
[推薦序] 惡德偵探的黑色幽默。莫里斯‧盧布朗《名偵探羅蘋》2012-06-10 Sun 23:08
![]() 在台灣若提到亞森‧羅蘋的大名,可能許多人腦中浮現的仍是四處打劫的紳士怪盜,或出生入死的冒險家形象居多,對於他身為「偵探」的一面反而印象不深。過去評論家們在談論世界的「名偵探」時,也幾乎未將羅蘋列入名單裡。 ![]() |
陪伴孤獨的救火員。重松清《青鳥》2012-06-03 Sun 20:55
![]() 八篇中學生的內心吶喊,透過與口吃教師的互動,剖析日本的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問題。 近幾年相當流行「中二病」這個名詞,原本只是日本廣播節目開玩笑的稱呼,在網路上被賦予某些形象後開始大量使用,成為某種「耽溺於自身浪漫」、「自以為成熟其實幼稚得很」的人格面相代稱。不得不說這詞相當好用,畢竟從初始意義來看,只要一個人可以與中學生的某種形象重疊,就可以說他很「中二」了。 ![]() |
西洋版推理武俠?吉姆‧布契《巫師神探:血魔法之罪》2012-04-26 Thu 18:29
![]() 想像一個故事:芝加哥一位有執照的私家偵探,某天接到女警探友人來電,要他趕赴現場看一件慘絕人寰的雙屍命案,死者是黑道頭子的保鑣與一名妓女,他目睹屍體的死狀後回事務所,途中被黑道頭子關照,要他別插手。隨後他接受一名女子委託,要找出她丈夫的行蹤,在調查的過程中,他分別邂逅了美女記者,以及妓女死者的前同事…… ![]() |
[推薦序] 鬥智機巧的警賊對決。莫里斯‧盧布朗《神探與羅蘋》2012-03-08 Thu 12:44
![]() 若仔細檢視羅蘋系列的作中年代,我們會發現《神探與羅蘋》是頗具紀念性的作品。 這得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談起。大戰即將結束的一九一八年開始,盧布朗陸續發表「佩雷納三部曲」──《黃金三角》、《棺材島》與《虎牙》,這三則故事都以大戰末期為背景(或剛結束不久)。《虎牙》的結尾中,羅蘋說了一段歌頌戰前美好年代(Belle Époque)的話,稱其為「羅蘋的時代」並就此退隱,不再過問世事。 ![]() |
幻想、詩意與懷舊。島田莊司《御手洗潔的舞蹈》2012-02-29 Wed 23:54
![]() 《御手洗潔的問候》的延伸。御手洗系列的短篇集,大抵都有個承先啟後的作用,不僅確立了系列的風格取向,也為角色的背景、個性填補一些空白,除此之外,本書還小小地「服務」了一下讀者。 只可惜皇冠過去的出版重點仍是放在該系列的中長篇,也因此在《問候》之後遲遲不見短篇集的出版計畫,如今《舞蹈》的試讀活動已開跑,在經歷了中期巨篇化、後期「二十一世紀本格」的御手洗之後,讀者可以藉由這本回顧馬車道時期的御手洗,品嚐那純粹、幻想式的解謎況味。 ![]() |
觀景窗之戀。小路幸也《東京公園》2012-02-23 Thu 09:04
![]() 閱讀這本書的動機有些不純,只因為作者小路幸也得過梅菲斯特獎。該獎出身的作家,其作品比起平穩度,更著重爆炸性的發想,因此想一讀藉以啟發想像力──如此帶有偏見的動機,結果自然沒有達到目的,卻獲得另一種閱讀體驗。 受亡母影響,喜愛攝影的大學生圭司,某日在公園打算拍攝一成年女性,被一旁的男人叫住,該男子名喚初島,是女人的丈夫,之後他委託圭司,希望其妻百合香每次帶女兒出門去公園時,他都在後頭跟拍,作為妻子是否外遇的調查。 ![]() |